品格與社會情緒學習
此系列文章將根據CASEL的架構與實務,簡介SEL社會情緒學習三大特色實踐:歡迎與融入的活動、積極參與的策略、樂觀的總結活動。
想先快速概覽「社會情緒技能類別」、「社會情緒學習三大特色實踐」,可見此篇文章: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SEL 的五大核心技能概述與實踐。
此篇將簡介「樂觀的總結活動(optimistic/intentional closure)」,文末提供內文出現的工具卡檔案,供官網註冊會員下載運用。
本篇大綱
建構「樂觀的總結活動」的關鍵
「樂觀的總結活動」設計範例
往前看的魔法
建構「樂觀的總結活動」的關鍵
樂觀的總結活動,目標正如其名,期望在課堂收尾或課程階段性總結時,讓學習者感覺自己有收穫,在積極向前展望的氛圍下,甚至期待想要再回來接續一起學習!
總結活動可以鼓勵學習者反思、確認下一步行動,以有意識的方式結束每一次學習經驗,同時強調此次學習經驗對個人或集體的意義。
要營造帶著今日所學往前邁進的氛圍,有幾個關鍵要素:
- 為參與者保留反思與回顧的時間。
- 整體設計應聚焦在朝向未來及下一步展望。
- 尊重群體中多樣且相異的體會與經驗。
- 每一個參與者的聲音(可以是口頭或書面形式)要有至少一位觀眾可以理解或聆聽。
- 建立可以自在說「pass」(跳過)的文化。讓參與者可以口頭說出「先跳過我」,準備好後再主動表示可以分享。
「樂觀的總結活動」設計範例
以下挑選的五個「樂觀的總結活動」皆編譯自《 CASEL 社會情緒學習三大特色實踐 Playbook 》。讀者可閱讀活動卡上的期望與目標,並依據情境與教學目標挑選適合自己的活動。
如何解讀工具卡上的資訊
【正面】
- 適用時機:左上方的小標籤註明了可用在三大特色實踐哪一個環節,或適用在什麼時機。
- 實施條件:「時長」表示需要多少時間。「空間」表示需要多大的討論、活動或走動空間。
- 活動特性:「人數」是指多少人互動(如:個別、成對、小組、全班)。「動作」說明有沒有肢體活動元素。「揭露度」(註1)指的是分享內容的揭露難度高或低。
- 社會情緒技能checklist: 這裡勾選了原文中提及的技能培養焦點,但讀者可自行評估與發想該活動是否也適合發展或鍛鍊其他社會情緒技能
- 操作關鍵:活動目標與期望成效是什麼?
【背面】
- 操作方式:需要預備什麼?進行步驟有哪些?可以參考什麼收尾結語或提問引導反思?這個活動設計上有現成的變化版嗎?
註1:vulnerability,暫譯「揭露(難)度」,通常稱為脆弱或脆弱性,在三大特色實踐中可以理解為「揭露(disclose)多少、揭露分享內容的困難度高低」,代表參與者在互動過程中坦露個人想法或感受的赤裸程度,會牽涉到分享時的自在與安全感。
低揭露難度的例子像是:「你喜歡什麼運動?」。揭露難度高一些的題目可能會觸及他人的印象或評價,像是:「你現在學習或工作情境中感到很有挑戰的地方是什麼?」。
在彼此都還很陌生的群體中,建議先從低揭露難度的題目開始,能讓人較舒服地分享;等到團體已熟識且習慣互動分享,可以使用揭露難度高一點的提問。
揭露難度也會影響如何配對分享的對象。如果還不熟,可以考慮讓參與者自己選擇分享對象;若已經有關係基礎,引導者便可以嘗試隨機的配對與分享。
My next step (我的下一步)
將學習收穫轉成簡單但具體的行動;有實際的同儕督促機制,若引導合適,可以增進學生人際連結。
One Takeaway I’m going to try (躍躍欲試)
聚焦在回顧與整理自己可以實際應用的收穫,並有機會與人交流分享。
I’m curious(我還好奇)
這是一個開放自由表達「我還想學什麼」的活動,讓學生自我評估學習狀況,並將自己的問題或好奇轉化成可與他人分享的具體言語與目標。
Suit Yourself (隨你的意思)
suit可以指卡牌花色,suit yourself 則可解釋為「隨你意思、你請便」。這個活動的雙關在於使用隨機卡牌花色,對應數種類型的題目,鷹架引導學生反思,也讓學生可以聽到多種想法,同時可以用來示範反思時有多元的切入角度。
One-word whip around (一個字詞快速分享)
挑選一個詞分享,發言難度不會很高,但能有效確實地刺激學生整理想法,好奇其他人會選什麼詞彙又能帶來期待感與樂趣。
這也可以作為進行圍圈的一種方式。
往前看的魔法
「樂觀的總結活動」設計上帶有總結、整理、目標設定等目的,這些對於我們學習者有什麼好處呢?
- 設定目標帶來的激勵與效能感
為自己的學習與成長訂定「下一步」的目標設定,在《SEL 全方位實踐指南》一書中提到完成有挑戰性又可達成的目標,能創造良好的目標設定及自我效能的體驗,會激勵大腦產生愉悅的感受,因而更能激勵讓我們受目標驅動。
- 總整回顧+交流協作的學習效益
整理回顧並總結自己的學習,在《為深度學習而教》書中能看見與「抄筆記」不同的「做筆記」的好處:自主的總結與整理能讓學習更具對學習者自身的意義;與他人討論交流則是鍛鍊觀點取替及傾聽表達技巧的絕佳機會。《讓思考變得可見》書中進行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結論:提取關鍵想法、找出過程中的問題與困惑能增強學習與記憶,分享想法及問題也有助於團體學習及社會交流。
- 反思、覺察與後設認知的增強
另一本SEL專書《融入式社會情緒學習:幫助學生發展SEL核心技能》也分析,清楚的提問引導反思能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覺察的機會,更明白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想法與感受,並且能鍛鍊學生的後設認知,幫助學生未來更能有效省思並改良自己的學習成效與組織規劃。
總的來說,所謂的「樂觀」不一定等於快樂愉悅的心情,看似簡短扼要的樂觀總結活動,能起到的巨大關鍵作用在於認可個體與集體付出的努力、加強成就感並激勵持續成長學習的意願。
參考資料
- CASEL 3 SIGNATURE PRACTICES Playbook
- CASEL’s SEL framework
- 謝儀霏(譯)(2025)。《SEL 全方位實踐指南:掌握腦科學的社會情緒學習80+》。臺北市:親子天下。(Marilee Sprenger,2020)
- 陳柚均(譯)(2022)。《品格孩子的核心素養:社會情緒學習的教學日常》。臺北市:時報文化。(Jeffrey S. Kress& Maurice J. Elias,2020)
- 侯秋玲(譯)(2022)。《為深度學習而教:促進學生創造意義的教學工具》。臺北市:心理出版。(Jay McTighe, Harvey F.Silver,2020)
- 侯秋玲(譯)(2024)。《融入式社會情緒學習:幫助學生發展SEL核心技能》。臺北市:心理出版。Nancy Frey, Douglas Fisher, Dominique Smith,2019)
登入即可下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