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與社會情緒學習
在課堂上,您是否曾遇過學生因情緒低落、家庭/同儕壓力或缺乏自信而無法專心學習的狀況?這些情境提醒我們,教育不僅僅是傳遞知識,也需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態。國外教育界普遍提倡「先滿足馬斯洛,再實現布魯姆」(Maslow before Bloom) ,此一觀念結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與布魯姆的認知領域分類,強調當學生的基本需求未被滿足(如生理健康、安全感或心理支持),大腦便無法專注於高層次的認知學習活動(如批判性思考或知識應用)。這與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的理念不謀而合——教育應該同時涵蓋自我覺察、情緒管理與關係建立與等關鍵能力。
事實上,SEL不僅能幫助學生面對情感與社交的挑戰,更有助於營造安全與支持的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潛力與品格成長。
社會情緒學習(SEL)的內涵與概念
根據CASEL(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的框架,SEL有五大核心能力,說明如下:
-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自我覺察是指能辨識、理解並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和優勢,並了解情緒如何影響思想與行為。這部分涵蓋辨識情緒、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以及了解情緒對行為和決策的影響。透過自我覺察,個人能更有意識地選擇行動,同時客觀評估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準確的自我認知有助於提升自信與自尊,並促進持續的改善與成長。 -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自我管理指的是個人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行為和思想,尤其是在面臨壓力或挑戰時保持冷靜並持續努力。這包括目標設定、情緒管理、克服挫折和保持自律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建立自主性與持久的動力。 - 社會覺察(Social Awareness)
社會覺察是一種理解和同理他人的能力,尤其是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學生能夠感知他人的情感、需求和觀點,並展現出對社會正義的認識和尊重。社會覺察亦包含能夠體察周遭環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自身如何感受及創造歸屬感。 - 人際技巧(Relationship Skills)
人際技巧是指我們如何與他人建立連結,並維持健康的關係,這不僅僅是與他人互動的能力,更包含了有效溝通、合作、尋求和提供幫助的技能,以及用尊重、有建設性的方式處理衝突。良好的人際技巧幫助學生發展支持性的關係網絡,並在團隊中展現領導與協作的能力。 - 負責任的決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負責任的決策是指在各種情境下做出明智的抉擇。這種能力需要識別問題、全面思考和評估不同選擇可能帶來的後果,同時也需要對新觀點和訊息保持好奇和開放的心態,以尋求對自我和他人都有益的解決方案。
身處全球化與快速變遷的時代,學生將面臨更複雜且多元的挑戰。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他們更需具備靈活應變的彈性和復原力(Resilience,或稱心理韌性)、良好的情緒管理與溝通技巧,以及解決問題與團隊合作的能力,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兼具全球視野與責任感的公民。
校園中推動SEL的策略
為有效推動SEL,學校應建構全校性、系統化的策略,讓所有學生均能受益。並藉由定期反思、評估及持續改進,維持SEL的長遠發展及有效性。以下是學校實施SEL的幾項建議:
- 訂定明確的社會情緒學習目標與行動計畫
雖然CASEL並未明確要求技能發展的優先順序,但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推動各項能力的培養,並制定清晰的目標與行動計畫,針對學習者的需求(如不同年齡、發展階段或應對特定情境所需的技能)、學校文化或社群特性等,選擇合適的切入點,並將這些技能融入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校園日常生活中,以提供反覆練習的機會,逐步提升學生的社會情緒能力。
- 課程設計與整合
除了獨立設計的SEL課程外,也可將其核心理念融入各學科內容,或透過互動與合作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社會情緒技巧。例如,在語文課中,透過閱讀解析角色的情感與處境,提升學生的自我覺察與同理能力;在數學課中,當學生面臨複雜難題時強調成長思維,或透過小組合作討論解題,強化人際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亦可運用CASEL提出的SEL三大特色實踐,建立正向的學習氛圍。 - 營造關懷與支持的校園/班級文化及學習環境
建立安全、關懷與包容的文化,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歸屬與尊重,是推動SEL的基礎。這包括引導學生進行觀點取替以理解他人的立場、培養同理心,以及採用修復式實踐的原則處理衝突。也可以在班級經營中融入SEL的概念,例如設置「冷靜角」,為學生提供情緒調節與思考的空間,幫助他們在情緒波動時恢復平靜,進一步學會自我管理。
在時間的安排上,可以規劃定期的反思時間,讓學生檢視自己的行為與情緒,並思考如何促進與他人的關係、訂定目標等等。教師則可藉此提供引導,強化學生的社會覺察與人際技巧。透過這些空間與時間的設計,學校能在多層面促進積極的人際互動與包容的校園氛圍,讓SEL真正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 教職員培訓與專業發展
教職員的專業發展在推動SEL時具有多重價值,不僅幫助他們在教學中有效融入SEL、在日常互動中引導學生發展社會情緒技能,更能使教職員自身受益,提升個人的覺察與調節能力;此外,教職員在實踐SEL的過程,也有助於強化校內成人間、師生間的合作與正向關係的建構,同時成為學生的榜樣和示範。
所有的學習都與社會和情緒有關 All Learning is Social and Emotional
學習是一個整體的參與過程,它涵蓋了認知、社會和情緒三個面向。掌握數學不僅需要認知能力,還仰賴毅力、冒險精神、關係建立,而這些能力的發展與社會情緒密不可分。正如南加州大學神經科學家暨教育學者Immordino-Yang所言:「在我們思考的每一件事情中,總是深具社會性和情感性。我們思考,因為我們想要思考;我們思考,因為這很重要。這些都是情感驅動力。」
透過培養學生的社會情緒技能,可以創造更有效、積極與更具意義的學習體驗。SEL也不僅只是提升學業表現的工具,更是培養學生成為完整個體的關鍵,這些能力將成為他們終身受用的資產,使他們成為更具適應力、更有貢獻的社會成員。
參考資料
登入即可下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