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核心價值與凝聚共識
本篇大綱
如何設計核心價值的共識討論?
怎麼討論:凝聚共識的形式
討論什麼:可討論的關鍵議題
辦法舉例
當學校想要全面改善培養品格的實施方式,能引導學校團隊齊心協力的指標是什麼呢?查閱英國Jubliee Centre of Character and Virtues研究調查報告,幾項關鍵策略包含:一起訂出明確具體的品格發展方向、全校日常共享的品格共同語言等。《character.org 學校十一原則框架;培養品格文化指南》也提到,品格學校的核心價值是學校社群的錨點與路標,是學校培養品格視為最優先的幾項品格優勢;那麼,學校教職員師生如何有共識地一起選出核心價值,攜手立定品格發展的目標呢?
此篇文章會列出一些可參考的原則,幫助學校團隊討論並選擇核心價值。
如何設計核心價值的共識討論?
參考《品格決定孩子的未來:品格教育PRIMED六大設計原則》,核心價值應考量兩個面向:「凝聚共識的流程」與「討論的內容」。因此,規劃時,大致上會有兩類原則:設計合適的討論形式,並安排要討論的內容。
圖一:生成核心價值,涵蓋了兩個面向—怎麼討論?討論什麼?
怎麼討論? 凝聚共識的形式
凝聚共識的重要性在於討論的過程,理想上應是公開透明的。「公開」是指開放且重視關係人加入發表意見與想法;「透明」是指學校成員都可以知道並掌握核心價值是怎麼生成的。學校團隊在設計討論的形式時,大致上可以思考三個問題:要找誰來?要先為這些人做什麼準備?這些人要做什麼?
(一) 要找誰來一起討論?
若要談「希望學校成人與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需要聽到誰的想法呢?除了老師的期待,學生本身的想法與經驗也是很關鍵的,還有家長、與學生互動的人們等等。學校團隊應該盡力促進成員對學校的品格發展方向與核心價值產生「擁有感」;邀請並幫助大家能夠加入討論就是很重要第一步。
(二)要先為這些人做什麼準備?
在進入討論之前,理想上應先讓參與者認識品格教育理念與原則,好讓大家後續討論時能在同一個水平上對話。
這些準備可能包括:介紹並討論品格教育基本概念、學校核心價值的意義、學校成員個人對品格教育的看法與期待等等。
(三) 這些人要做什麼?
學校的品格發展方向,不應只是多數決的結果,也不會是少數人決定後直接宣布執行。我們應回到挑選核心價值的目的:幫助學校成員在品格上一起成長,成為更好的人。因此,要讓成員感到「此事關己」,成員應該要能行使發言權與表決權,如上述所提的大原則:公開透明,包括:一起規劃討論核心價值的流程、形式、內容,共識表決的方式等等。
圖二:要凝聚共識選出核心價值時,可以考量這些要點與作法,規劃討論的形式。
要討論什麼? 可討論的關鍵議題
品格學校要選出核心價值,除了參考品格優勢項目與品格四個領域的平衡發展[請見教出聰明且善良的孩子:認識品格四大領域],理想上,也應該在多方發想與對話中,找出貼近學校真實情況與需求的核心價值。
學校可以從下列四項議題著手進行討論:所有權、世代傳承性、哲學正當性,以及「要選幾項核心價值」。
(一) 所有權(ownership):想想什麼價值要體現在我們身上。
核心價值應該來自成員生活情境,適用在日常真實人際互動與個人成長。因此,最好能由學生與教師自發認同「我應該這麼做、我們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在討論時,可以透過提問啟發對話與思考,並讓成員們一起檢視與確認核心價值,以此增加成員的參與、認同、擁有感與責任感。
(二) 世代傳承性(generational nature):找找學校值得保存或增強的特質。
另一種切入點是學校成員的特質,常見的發想點如:希望本校的畢業生擁有什麼好品格、這個區域孩子的特性及需求,或在地文化、人情特色。
(三) 哲學正當性(philosophical legitimacy):談談這些價值的影響及是否合理。
所謂的正當性,是指合乎社會法理、倫理。如Dr. Marvin Berkowitz 在書中描述的:想像一個有種族及文化歧視現象的社群,即使這是社群共同抱持的價值或習慣,我們很難說這是可取的吧?因此,在挑選核心價值的過程中,要審慎識別這些價值的內涵,省思這些價值會如何影響個體、社群互動及整體學校風氣。
(四) 最終的總數量:總共選幾項? 怎麼逐步篩選?
學校若想明確且深入地落實核心價值,要優先考慮這些概念是否容易理解、適合長期延續、貫徹練習。因此,不求多,而是要根據每一項核心價值,針對不同年齡層、全校不同場合,發展師生成員皆適用的行為實踐指引(想瞭解如何轉化成行為準則,可閱讀品格學校實踐核心價值: 掌握四關鍵組成,發展行為準則不困難)。若不確定選幾項好,可參考 Character.org《學校11項原則框架:培養品格文化指南》的建議,採用四到六項作為基準。
圖三:重要議題的發想題目。
節錄自《品格決定孩子的未來:品格教育PRIMED六大設計原則》、《Eleven Principles Sourcebook》與《就是品格:幫助孩子培育重要美德的有效策略》。
辦法舉例
Character.org 《Eleven Principles Sourcebook 》(暫譯:學校十一原則框架資源書)列出了一種可參考的討論程序,如下圖所示,僅提供學校團隊參考,非唯一的做法。這些環節中的細部規劃,可由學校視自身情況與需要設計。
圖四:《Eleven Principles Sourcebook》原則一第三章:挑選與決定核心價值的程序舉例。
要從「選核心價值」開始嗎?
挑選核心價值不一定是啟動品格教育的第一步。學校可以想想,要能公開透明的討論核心價值,要做什麼預備及後續的規劃?例如:為了能連結不同成員凝聚共識,可能在推動討論之前,首先要建構互動文化,拉近教師之間或親師生關係。
學校團隊也須討論相應的策略及整體性規劃,包含策略之間的優先順序(即:要先做什麼才能為接下來的事情做好鋪墊)?思考是否只是將「品格」二字冠上現有活動名稱?有否確實將品格的培養融入日常互動中?是否有考量到跨年段的銜接?諸如此類的細節,都仰賴學校團隊一起學習、合作、嘗試與溝通。因此,希望在不同情境中,學校團隊能延續建立擁有感、看重關係人發言權、多方持續發想對話等觀念,建立良好的團隊文化。
瞭解更多
品格學校核心價值的意義,可參考品格教育的雙翼概念:談深入發展及廣泛實施
參考資料
1. 劉慈惠等(譯)(2014)。《就是品格:幫助孩子培育重要美德的有效策略》。臺北市:心理。(Thomas Lickona,2004)
2.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Eleven Principles Sourcebook》(西元2003年出版) 陳柚均(譯)(2022)。
3. 《品格決定孩子的未來:品格教育PRIMED六大設計原則》。臺北市:時報文化。(Marvin W. Berkowitz,2021)
4. 宏達文教基金會(譯)(2024)。《character.org 學校十一原則框架;培養品格文化指南》。
5. 李琪明(2011)。《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臺北市:心理。
6. 《台灣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民國108年修訂)
登入即可下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