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與社群關係
訂定班級公約是一種常見的班級經營策略,為學生提供明確的行為準則,引導他們共同形塑屬於自己的班級文化。在訂定的過程中,需要傾聽學生的聲音,賦能並讓他們成為訂定公約的主角,因為公約不只是規章或條例,同時也是屬於班級的共同約定及承諾。
班級公約與品格的關聯
班級公約的形成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品格教育的實踐。當學生參與訂定公約的時候,他們同時在展現尊重、負責、合作等品格,以增加對彼此想法的了解並達成共識。班級公約中所約定的行為準則,往往也與學校品格教育中強調的價值是一致的,學生透過實踐這些行為準則來履行承諾,在日常的班級生活與人際互動中鍛鍊好品格。
當班級公約蔚為風氣,成為學生日常行為的規範時,為班級創造出共同語言,凝聚班級的向心力及歸屬感,學生會對個人與群體的表現有著共同期望,知道關注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是班級共同承擔的責任。
Frayer Model作為探討學校核心價值的策略,也可以成為訂定班級公約的起點,讓學校的核心價值轉化為班級公約討論的基礎,以深化學生對核心價值與品格行為的理解,並透過實際的行動來實踐,讓核心價值不只是標語或口號。
師生共同討論班級公約的步驟
(以下步驟提供參考,教師可視情況做調整)
- 事前暖身:在開始討論班級公約之前,教師應創造一個安全與平等對話的環境,讓學生的聲音能夠表達與被聆聽,詳細操作步驟可參考班級圍圈的模式進行討論。
- 提供明確的目標:說明訂立班級公約的益處及目標,例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凝聚班級向心力等。
- 廣納學生的意見:了解大家對於班級公約的想法及期望,以確保公約內容涵蓋學生關注的議題。
-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討論:
(下列的反思提問提供參考,教師可依班級討論的議題適時作調整)
●在課堂或活動當中,期待營造出甚麼樣子的班級氛圍?
●學生們之間希望如何對待彼此?
●為什麼大家認為這些規範很重要?
●如何幫助彼此負起責任來共同遵守這些規範?
●當有人違反了班級公約,應該如何處理?
- 達成共識:多數決或許是一種快速的決策方式,但容易在過程中忽略少數人的意見,必須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理解公約的意涵,並且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同意或不同意的看法,經由充分的討論再訂定出最終的版本。
- 宣布與實施:班級公約完成之後,再次強調這些內容是經由全體師生的共同參與及協調所形成的結果。為了確保班級公約的有效實施,最後鼓勵教師及學生在班級公約上簽名,以示對此約定的承諾。
瞭解更多
➣討論班級公約時,將這些行為規範與品格及核心價值相連結,將有助於學生理解這些規範背後的意義,並認識到實踐這些約定對自己的益處。例如:引導或指出「專注聆聽他人發言不打斷」與「尊重」的關聯,幫助學生理解該行為有助於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說話者感覺受到尊重,並提供聆聽者獲得更多知識的機會。遵守班級公約不僅體現對自己與對他人的承諾,同時也是鍛鍊自己品格的機會。
➣定期評估或適時調整班級公約,同時檢視學生對於公約內容的執行狀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新或調整,讓班級公約不流於單次或形式的活動,而是班級經營的一種有效策略,並且是一種滾動式且持續性的使用。
參考資料
登入即可下載相關內容